后备母猪的培育工作在现代养猪场中,做得越来越细致,伴随着后备母猪相关科学研究的大力推进,在培育后备母猪的过程中,将有更多与生产性能相关的参数和指标被提出,并将在猪场经营中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而就目前后备母猪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而言,初配日龄、配种体重、配种背膘厚、发情周期数、初情日龄、催情补饲6个参数的相关研究不少,尤其是初配时的猪用B超测得的背膘厚度是对后备母猪的一个重要的参数,对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比较大。如何控制后备母猪的背膘厚以及以上的6个培育参数,成为后备母猪培育工作者们所面临的问题。

后备母猪配种背膘厚对后备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配种前中等膘情(背膘厚度15.5-20 mm)的大白母猪的产活仔数最高,所以要用猪用B超测得后备母猪的背膘厚,而后再决定配种的时间是比较科学的。背膘厚在15.5-20 mm时,初生窝重也最重,且在其哺乳期背膘不损失或损失较少能够缩短断奶到发情间隔,提高下一胎产活仔数及仔猪初生窝重。

百度分享

关闭